近日,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政府计划最早于2023年8月份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经过处理的核污水排入大海。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露到外部。在事故发生之后,为了降低堆芯的温度,日本向反应堆注入了大量的水,再加上福岛核电站的地势比较低,积累了大量的雨水,所以核废水非常多。
早在2021年的时候,日本就考虑将这些核废水排放至海里,2022年7月份日本原子能规划委员会批准了东京电力公司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核污水排海计划。2023年7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发布消息,该机构认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5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就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报告发布答记者问。其中指出,针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的海洋辐射环境监测,生态环境部已经作出部署,如果发现异常将及时预警,切实维护我国家利益和人民健康。
对此,韩国海水部也计划到年底将水产品放射性成分检测设备数量从目前的29台增至38台,争取在明年上半年之前将包括氚监测仪在内的生产环节放射性物质检测设备增至53台。
核废水不仅对人类具有潜在的毒性,还会以更持久和更复杂的方式影响海洋环境,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
仪器仪表在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那么,监测核废水的仪器仪表有哪些呢?(点击名称了解更多相关仪表)
1、便携式水质重金属检测仪
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厂、食品厂、工厂企业及各级环境、工商等政府部门。检测介质涵盖水质、食品、药品、水产品、土壤、化妆品、尿液等。
【应用领域】
◆现场应急检测,如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食品重金属污染应急检测
◆实验室的重金属检测和分析
◆检测样品涵盖水质、土壤、粮食、中药材、水产品、化妆品、烟草等
2、污染物排放监测系统
随着工业和科学的发展,污染物监测的内容也由工业污染源的监测,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对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往往不只是测定其成分和含量,而且需要进行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监测。对物理污染因素(如噪声、振动、热、光、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和生物污染因素,也应进行监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确切地说明环境污染对人群、生物的生存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从而作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
3、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组成一个从取样、预处理、分析到数据处理及存贮的完整系统,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在线自动监测,一般包括取样系统、预处理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在线监测分析仪表、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及远程数据管理中心。
4、多功能核辐射检测仪
该仪器主要用于α、β、γ和X放射性污染计数测量以及当量剂量率测量,未知放射性环境检测以及个人防护。该产品适用于核电站、加速器、同位素应用、工业X,γ射线无损探伤、放射医疗、钴源治疗、γ辐照、放射性实验室、核设施周围环境监测以及对未知放射性环境检测。
相关科研单位
一、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隶属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反应堆热工水力、核动力系统与安全、反应堆物理、核材料与燃料、核辐射与环境五个研究室。
近日,2020年度上海核电产业十大事件评选结果公布,“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入选。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和临港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于2020年10月15日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心主任为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顾汉洋教授。中心依托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相关优势学科,研究领域涉及核工程、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机械、材料、化学等学科以及各学科间的交叉。中心针对先进反应堆系统和关键装备开展了大量的测试验证研发工作,研究成果在我国大型先进压水堆国和一号、华龙一号以及多个型号小型堆的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
3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中核集团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共建“核电装备智能运维研究中心”签约揭牌。中国核电副总经理顾健、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勇,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奚立峰、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院长曾小勤、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彭志科等40人参加了仪式。
二、中科院核辐射与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核辐射与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定位在核能技术前沿领域基础研究实验室。该实验室直接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先进核裂变能战略性先导专项的两大方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承担的钍基熔盐核能系统(TMSR)和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
研究方向:该实验室主要是以解决TMSR专项中相关核能技术中的前沿与基础问题为己任,力争获得熔盐堆核能技术的重大突破。同时依托于高能物理大科学装置及先进加速器及其产生的创新性成果、先进技术以及研究所在核技术研究方面的技术积累,争取获得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核能技术的重大突破。
1月6日,“山西省防电离辐射工程防护技术指导中心”喜获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挂牌成立!
将充分发挥该院在辐射防护技术开发与应用、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检测、个人剂量检测、核与辐射剂量仪表检定和校准、辐射剂量仪器仪表研制等领域的特色优势,整合优势资源与技术力量,为山西省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治理、电离辐射工程防护技术研发和应用、放射性职业人员的健康监护与管理保驾护航;在控制山西省电离辐射危害、保障放射性职业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方面继续发力;为山西省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推动地方职业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0年,隶属中国科学院。
研究方向:结合当前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与融合趋势,本实验室力图在核分析技术的微型化和微结构分析、超高灵敏分析和单体分析几个方面发展,构造核分析技术集成的综合研究平台,并用这些手段解决纳米科学技术、生物和环境科学技术中的重大问题。
四、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简称“中辐院”)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62年,位于太原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园区,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辐射防护研究与应用的综合科研机构。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辐射防护、核应急与核安全、放射医学与环境医学、核环境科学、放射性三废治理与核设施退役、辐照技术、环保技术、核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材料、职业病诊断与救治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及生产经营,并为国家职能部门提供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管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