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胡文辉谈《接吻的中国史》:接吻只是一件小事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相关资料图)
如果你对中国现代学术史感兴趣,那一定要知道胡文辉,他的《现代学林点将录》盘点100多位学者的学术生涯,广搜异闻,识见敏锐,被称为现代学术的“梦华录”、现代学人的“思痛录”。
如果你对陈寅恪的生命和思想有过好奇,胡文辉的《陈寅恪诗笺释》也是必读的书。
他不仅熟悉陈寅恪,在学林掌故与近现代史上也造诣极深,能把学者的著述、遭际与时代变化相连,写出一部沉痛的诗史。
现在,他推出了一本新书,叫《接吻的中国史》:从《易经》咸卦说起,广泛搜集历代诗词曲歌小说、出土文献、汉墓画像石、明清春宫画来说明古代中国人也接吻并且善接吻,其中还有接吻的语言学、游戏文学、东西方比较、口臭问题的解决等研究。
相比学术史上的大事和大人物,接吻只是一件平常的小事,有什么好研究的?
胡文辉解释说:“古代中国人之于接吻,虽不及西方人那么热衷、那么高调,却绝非不存在,也自有其‘吻的文化史’。在日常生活中,在影像世界中,中国人今日已司空见惯者,在史学上却无人问津,这是一个悖论。此所以有此作也。”
钩沉史料,发前人之所未发,是胡文辉的本事之一。
《接吻的中国史》不是一本大书,却可以一窥胡文辉的学术趣味和研究方法。
我们看见的接吻,绝大多数都来自影视或图像
《新周刊》 : 关于此书的缘起,你在后记中谈到,这是2008—2009年间读赵翼《瓯北集》时发现“却渐老去风情断,方与佳人接舌来”一句,由此想到中外接吻文化之差异,开始随时记录相关史料。你当时为何觉得接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胡文辉:研究历史问题,或许可以说有两种不同的入手方式:一种是你觉得某个问题重要,然后就围绕该问题来读书并搜集材料;
一种是你发现了某些有意思的材料,然后从这些材料开始继续积累,并注意相关的领域或学科状况。
我研究接吻史,应该算是后一种类型,材料优先。
当然,前提是我觉得这些材料涉及的问题有意思,具体到“接吻”这个问题,从历史上来说,它不但有趣味,也值得研究。
我觉得历史上重要的东西,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事件史,有关的人、事、物或制度,对天下大局影响巨大;
还有一种是生活史,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比如衣、食、住、行、性,接吻问题就属于此类研究对象。
《新周刊》 : 为何接吻在中国史学上长期无人问津?
你也提到,曾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人过去是不接吻的,你在书中用很多史料及研究反驳了这一点,也提到了张竞生、周作人、叶灵凤对接吻的讨论,但他们当时的讨论还很粗浅或很偏颇。
周越然1937年在《晶报》也译介过西方与中东文献中关于接吻的材料,对中外的接吻文化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他似乎比较早地从生理和人伦上指出,在中国“接吻一事,实与开天辟地同时”。
但在这之后,相关的历史研究甚至讨论似乎都很少。你如何理解接吻史在历史研究中的意义?
胡文辉: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有关接吻的史料很少,所以很难展开历史性的研究。
相反,我现在之所以会写成一本书,也正是基于史料的积累。
傅斯年说“史学就是史料学”,史学当然不只史料,但史料是最根本的。
至于接吻史在学术上的意义,我倒不认为有多大,就像我在书里说的,“接吻只是一件小事”。
不过,至少这是情爱史、日常生活史、风俗史不应缺少的一环。
《新周刊》 : 很多人第一次看见接吻是在电影里。
帕慕克在《纯真博物馆》中说:“和世界上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第一次在电影里看见接吻的,我被震撼了。这是我和一个漂亮姑娘一生想做的,也是我很好奇的一件事情。除了在美国的一两次偶遇,其实三十年来我不曾在银幕以外的地方看见过一对接吻的人。影院,不仅仅是在童年,在那些年对我来说也仿佛是为了看别人接吻而去的一个地方。”
在你的观影史中,你记得第一部看到吻戏的作品是什么吗?当时是什么感受?
胡文辉:帕慕克的话很有意思,也提醒我们一个基本事实:我们看见的接吻,绝大多数都来自影视或图像。
比如我,大约只见过路边的陌生人接吻,但没见过熟人在我面前接吻。
我肯定看过《庐山恋》,但完全没印象了,包括接吻镜头。
印象最深的吻戏,当然是《天堂电影院》那段“吻戏片断合集”。
最适合接吻的地方,是远方
《新周刊》 : 你在书中提到,接吻变成一种全球性的爱情象征是相当晚近的事情,是在流行文化和大众电影的推动下才形成的。
在西方,亲嘴、亲脸也并不是所有地区、所有时期都流行的社交风俗,罗马皇帝提比略曾经下令禁止接吻,认为接吻有害道德和卫生。
为什么是亲嘴式接吻成为了全球性的、爱情的象征,而不是吻手、吻脸或者更单纯的亲密动作?
胡文辉:首先当然是因为西方的强势,它的技术、文化乃至军事力量,使它成为近几百年来世界的中心。
我们当然更容易接受“中心”的影响,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古代的中国是东亚的绝对“中心”,所以朝鲜、日本也更容易接受中国的东西,正如我们今天接受西方的东西一样。
组图从上到下:1.汉,徐州出土,现藏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2.东汉,四川荥经出土,现藏于荥经县博物馆。3.东汉,四川彭山崖墓出土,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所以,西方的风俗和文化往往成了世界的样板,接吻只是这些样板之一而已。
相对来说,形而下的东西比形而上的东西更容易被接受,尤其是物质文明,也包括接吻这种大众性的习惯。
《新周刊》 : 中国从中古以后,爱情观和性爱观为什么趋向开放?
胡文辉:外来文化的影响也许是一个因素,即陈寅恪所说的“胡化”。
向达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也讨论了风俗文化的这种“胡化”。
但更重要的,恐怕是贵族阶层的消解,贵族阶层所讲求的礼仪也随之消解,整个社会变得更为世俗化了。
但所谓“走向开放”这一点,恐怕也不能夸大,在中古以前,是不是就一定很保守呢?
也许只是性爱方面的史料很少保存下来而已。
《新周刊》 : 虽然接吻是自开天辟地就存在的亲密行为,但在现代以前,中国的接吻行为一般都是私密状态下的。
留洋学生应该是中国第一批学会公开接吻的人,除了书中提到的张竞生,还有哪些人是“饮头啖汤”者?
胡文辉:我研究接吻史,重点是古代,价值也主要在古代,越到后边,材料越多,我就无力涉猎太多了。
所以这个问题我不好回答。
我的书印出来之后,我才搜到一个帖子,是几年前发表的论文——《西方接吻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受容与变迁》。
由这篇论文,我才知道,20年前已经有了一本叫《不吻你可不可以——中国亲吻亚文化》的书。
那本书在古代方面比较薄弱,主要是综合前人的东西,但明清小说和民国作品的例子都很多。
至于那篇关于“西方接吻文化”的论文,因为写得比较晚,已经有了新的搜索条件,所以民国的材料更加丰富。
《新周刊》 : 接吻可以说是一种现代化、城市化的产物和标志?
在中国,接吻的流行和城市化是同步的。
作家夏天敏在《接吻长安街》写过一个农民工,他的愿望是与自己的恋人在长安街接吻:“尽管接吻之后并不能改变什么,我依然是漂泊在城市的打工仔,仍然是居无定所,拿着很少的工钱,过着困顿而又沉重的生活,但我认定至少在精神上我与城市人是一致的了。”
在某种意义上,当初的留洋学生就是中国最早的进城者。
有意思的是,城市可能提供了一个适合公开接吻的环境,即使在今天,乡村地区的接吻仍然是私人状态下的。
胡文辉:《接吻长安街》这个文本,也许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我觉得它的重点,不在“接吻”。在长安街接吻,只是代表了他能跟恋人相聚在北京,相聚在大都市。我觉得城市人接吻,大多数也是在私人状态下的。
最适合接吻的地方,恐怕不是城市,而是远方。
接吻就像一个出场秀
《新周刊》 : 本书讲完接吻史之后,还有一个外编《中国人的口臭问题及其解决——接吻的关联性研究》,也很有意思。
接吻从私密行为变成公开行为,个人卫生问题的解决似乎是决定性因素。
不只中国人如此,西方人似乎也是这样,周作人曾引用罗马诗人Martialis的一段记录:“外出十五年后,回到罗马来,它给我这许多接吻,比勒思比亚(Lesbia)给加都路思(Catullus)的还要多。各个邻人,各个毛脸的农夫,都来亲你一个气味不佳的嘴。织布匠来逼你,还有洗染店和刚才亲过牛皮的皮匠;胡子,独眼的绅士;烂眼边的,和有稀臭的嘴的朋友。这真不值得回来。”
谈谈你对口臭问题的研究是如何开始的。
胡文辉:接吻与口臭问题,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了,每个想接近异性的人都知道。
研究这个问题我觉得是顺理成章的,只是难在怎么去研究它。
研究最多的,似乎是刷牙和牙刷的起源问题,还有有关口腔卫生问题的研究,因为这些是属于医疗史范围的;还有的人专门研究《金瓶梅》,因而研究了里面的“香茶”,也就是当时的口香糖。
但“正经”的医疗史研究,大约不会从“口臭”这个很世俗、很日常的角度入手,所以这个“外编”,对于口臭和相关的口腔卫生问题,可能是做了一个前人没有做过的综合。
《新周刊》 : 有的心理学和性别研究认为,“相较于女人,接吻似乎对男人来说并没有非凡的意义,他们只是将接吻看作亲密关系的一种日常行为,甚至只是当作亲密行为的前奏”。你认为是这样吗?
胡文辉:我一直没有认真看过《老友记》,可能是因为里面基本都是对话。
前几天我试着从头看了几集,第二集开头恰好讲到男人、女人对接吻态度的不同,里面有个男生就说:“接吻就像一个出场秀,你得忍着看完这段出场秀,然后才能看到真正的表演。”
这大约可以印证心理学家的看法吧。
或者可以这么说,对于接吻,相对来说,女性更容易受文化想象的影响,而男性更容易服从本能。
《新周刊》 : 你在书中专门用一章介绍接吻的用语,考证出了“接吻”乃汉语原有的词,这个词先传入日本,被日本人用来翻译“kiss”,然后再传回中国。
这个过程中,中国学者似乎曾经用过别的词来翻译“kiss”,比如周越然曾提到的“开始”,即“kiss”的音译。
这个翻译倒也颇有趣味,恰好表示kiss是性爱或恋爱的开始。
方言中有一些别的说法,比如粤语有时称之为“打茄轮”。
关于接吻的语言学,还看到过其他说法和材料吗?
胡文辉:形容接吻的方言,各地都有。
成都人将接吻叫做“打啵儿”,但写成书面语时,往往写作“打吅儿”。
这个“吅”字,本来并不读“啵”,所以我认为成都人是有意借了“吅”的字形,以表示口口相接,这跟明清小说里的“做个吕字”是差不多的手法。
乔纳森在直播里介绍,西方有著作专门搜集了关于接吻的词汇,洋洋大观。
日本也有关于接吻的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