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喜歡就點 - 誰最中國
【资料图】
文字 |「誰最中國」
首图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封图 「@清可QINCO」
“动人春色不须多。”
那晚看新一期《十三邀》,聊起人生,蔡皋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赶紧拿起手机记录,却发现这句话早已留在备忘录里了。最初记这句话的缘由已经模糊了,但那晚记这句话,确乎是与春天带来的思考有关——
白天天气好,坐在小区里晒太阳,结香、玉兰、紫叶李、樱花、海棠、绣球仿佛商量好了似的,一树连着一树,开得灼灼融融,看久了只让人觉得太“满”太“闹”,连带着早春时有过的欣喜都消失殆尽。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春色如此,也许生活亦是如此。
“度”是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譬如饮酒,要“酒饮微醺”;譬如看花,要“花看半开”;譬如焚香,要“幽幽渺渺”;譬如饮茶,要“只倒七分满”;譬如最好的诗,一定是写一半留一半才有余味……
图 | @光影剑客N
总之,中国人是不太相信“满”这件事的。 凡事太满,必然失去它的诗意和境界。
“开到荼靡花事了”,当满眼都是春天的时候,中国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春天如此浩然盛大,而是花就要谢了,春天就要过去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当最好的光景到来的时候,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这件事已经没有可以再好的空间了”……
图 | @_借光芒
中国人喜欢雅,好“雅事”,但琴棋书画再雅也得“有度”。不屑一顾是无知,沉溺其中便容易丧志。所以,最好是“略懂一点”。
从自然到人文,似乎中国文化的基因里总少不了“忧心忡忡”这四个字,但其实中国人深谙天地之道。人生天地之间,不能贪求无度。中国人相信: 这世间的一切,都有它的尺度,过份地迷恋或追求,终究会得不偿失。
草在结它的籽
风在摇它的叶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顾城 《门前》(节选)
图 | @_借光芒
顾城这几句诗,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就爱上了。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是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都那么自然,一切都自然地那么美好,一切都美好到让人不忍多言。它切中的,正是中国人对于“度”的理解—— 美,就是适当,此时此地,恰恰好,就很好。
生活的乐趣,便在这里头。能做到适当,就是最大的智慧。不妄自菲薄,更不妄自尊大,做自己有把握的事,过自己力所能及的生活,不被物欲横流、消费主义的时代所裹挟就好。
图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著名作家刘亮程写过很多散文,他的散文恬淡闲静又意境悠远,颇有些庄子的影子。
年轻的时候,他曾离妻别女去往乌鲁木齐讨生活,有一天晚上,他回家后,看到妻女都已熟睡,月光落在她们身上。他没有开灯,在床边站了很久。后来,他离开城市,回到村子,再也没有离开过她们。
图 | @清可QINCO
就是那个有月光的夜晚,他突然明白了,“我追求并实现着这个家的兴旺和繁荣,荒凉却从背后步步紧逼,它更强大,也更深远地浸透在生活中,灵魂中。”还有什么比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更幸福的呢?
对他来说,城市再好再繁华,终究不是他的,农村的生活却恰恰好。
我们总是渴望走得更远,见更多的人、做更大的事、赚更多的钱,总以时代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着,从来没有考虑过,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吗,什么样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才是恰恰好的。
在乡村人口大规模涌向城镇的年月里,刘亮程离城返乡属于个例,但到了今日,离开大厂、离开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回到农村,过对自己来说恰恰好的生活,已经越来越普遍。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恰好说明,他们决定不再奉行消费主义与高度物质化时代“要……还要……且还要……”的理念。 没有经过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的。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们找到了平衡自己生活的那个点。
对于一个时代来说,还有什么比年轻人清楚地认识自己并忠实自己更重要的?
图 | @木白-文
一百年前,世界动荡,进入前所未有之变局。
那一代的年轻人,如同今天一样,面对着各种诱惑与困境。他们迷茫、慌乱、不知前途在哪里,但他们知道, 内求,总比外求要高明得多。 靠着“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确定了此生的目标。
此后,即便流徙千里,即便战火纷飞,即便筚路蓝缕,他们始终把握着自己的“度”,不向权利妥协,不为金钱折腰,开辟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学术时代。
图 | @木白-文
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普通人,当然不必像前辈们一样沉重,也不必像前辈们一样艰辛,但把握好自己的度,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照顾好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同样重要。
与其“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不如向内而求,看到看到自己的限度在哪里,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看不到的风景,就留在心底,等有机会的时候再去看。够不着的生活,就不要勉强,过好当下,然后用力生活。
动人春色,不须多,好的生活,也用不着那么多。 有时候,知道自己不要什么,远比要什么更重要。
編輯 | 吴舟
-特别鸣谢摄影师-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光影剑客N、_借光芒
清可QINCO、木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