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成都市发改委“建圈强链千企大调研”调研现场会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举行,围绕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说“真心话”,让上下游、左右岸企业家“敞开心扉”寻找合作交流、融合发展机会,30多家企业负责人出席座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自去年以来,成都市发改委持续开展“建圈强链千企大调研”,总共走访调研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等领域的企业1089家,走访调研成都旅游住宿业协会、成都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成都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等机构36家。
“建圈强链千企大调研”,通过与不同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1000余家企业面对面交流,构建起常态化政企联动工作机制,精准传导各类涉企政策,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找准推动发展的着力点,促进企业资源相互链接、产业协同、融合共赢。
双向奔赴
千企大调研让政企沟通更亲近
制订政策是市发改委的一项重要职能,怎么才能让政策接地气、优服务?
“各行业、各领域的企业家,不仅仅是企业家,也是一个行业或一个产业的专家。”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部门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纸上谈兵,成都市发改委从去年开始推进“建圈强链千企大调研”,就是要让政策制订更加精准,更加科学有效。
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圈强链千企大调研”,也是希望能够面对面把政策传递到企业手里,真正彰显政策红利。
搭起平台线上线下拉“家常”倾听企业家的心里话,24小时接受各类政策咨询并深度解读,请企业家建言献策达成涉企政策“众筹”……通过千企大调研以及智库平台,多个政企无缝衔接“双向奔赴”的场景,成为这一联动工作的日常,更彰显着机制的“温度”。
搭建平台
智库成为企业家资源库、链接库
今年开春之后,联动U谷、四川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相继承办“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会”,分别邀请超过150位企业家,直接面对面交朋友、谈生意、话未来。
一张桌子10个人围坐,会前提前印制会议手册,大家在会议上交流更有针对性,既可以本桌交流,还能跨桌交流,在会议现场就达成了很多合作意愿。
两家承办企业均为智库成员企业。成都市发改委邀请成都现代产业体系“5+5+1”各领域的优秀企业家,组建经济体制改革智库,充分发挥建言献策、政策传导、产业对接三大功能。通过搭建有温度的智库平台,让企业家们从相识,到相知,到成为朋友,企业家之间信任成本大大降低,沟通效率大大提升。
“经常就有企业在交流中实现了合作,促成很多业界的或跨界的业务合作,实现融合共通、互惠共赢。”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每周六下午,成都市发改委还会邀约10到15位企业家举行智库“企业家交流日”座谈会。此外,还有企业互访沙龙,不定期组织企业家走进企业考察学习,通过联通高校院所、平台公司、政府部门、产业功能区、区(市)县,不断建强企业发展生态圈。
产业生态“建圈”,重点产业“强链”,正深刻影响成都产业布局发展,不断刷新产业端发展方式。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形势新要求下,成都市发改委已构建起一个常态化政企联动工作机制,以此打通理论创新、政策制定、产业服务三个端口,助力成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编辑 陈怡西